程家弼先生《诗话皇帝》简评

程家弼先生《诗话皇帝》简评

征雁杂文2025-09-08 13:44:33
程家弼先生是一位已退休的党政干部,他退而不休,伏案6年,完成了《诗话皇帝》这一新著。这是一部具有史学和诗教意义的新著。几天来,我用心赏读,受益良多。我非常认同晨崧先生《序言》所说,也完全赞同作者作后扎
程家弼先生是一位已退休的党政干部,他退而不休,伏案6年,完成了《诗话皇帝》这一新著。这是一部具有史学和诗教意义的新著。几天来,我用心赏读,受益良多。我非常认同晨崧先生《序言》所说,也完全赞同作者作后扎记《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一文所论。这的确是一部颇有史传意义的著作,但是,我要强调的是,《诗话皇帝》首先是诗,至终也是诗。诚如作者所言“它是一部诗词艺术作品,而不是评史论著”。因此,我在这里不想再重复是著的史学意义,而只想就诗谈诗,说说自己学习的心得。
首先,考其书名,书名可谓言简意明。“皇帝”,明是书之“实”,写作之对象;“诗话”,即“以诗说话”,不用“说”和“论”,一是示谦,二是明体。“话”属于评说之类,然而作者是书不同于历来文人诗家之史咏,他们多是临其古址史迹或睹其遗物而生感,意在“出己”,程先生全无出己之意,其持文态度也完全不同于这些文人骚客,所以我誉之曰“史鉴凭诗话,西园莳异葩”。作者送给我们的是诗坛艺苑的一朵异葩,其特点很多,扼其要,一曰褒贬公允,情溢笔端,二曰意象鲜明,情采飞扬,三曰语熔古今,雅俗共赏,四曰写法灵活,不泥不板……
诗者,情之载体也,程先生披阅史帙,查审古帝,褒贬肯否,不禁情动于衷,尽洒笔端。先生对泰皇汉武、唐宗宋祖这些开国之帝的文治武功,对怜民靖边,友善邻邦的明主多有由衷地赞赏。对如刘秀这类抢夺农民起义胜利成果,然而重振山河再起伟业的中兴之主,作者也激情地赞肯。对于像汉武帝刘彻、南朝武帝刘裕、北魏孝文帝元宏、隋文帝杨坚、唐之女皇武则天、唐玄宗李隆基、明太祖朱元璋这些功过都著的帝王,作者是褒贬均施。对于即使只有一善或一良愿甚至只是死前有了点忏悔的作恶昏帝暴君,如东吴的暴君末帝孙皓、南朝齐明帝萧鸾,作者也公正地予以肯定,可谓细屑不捐,点善皆扬。对于史传恶名,有违真相的帝王如清世宗(雍正)皇帝,作者大赞其“严治吏、怜众生、改土归流”的功勋,对其“洁身自重”也大加赞美;对于由于毛主席诗句而失了真相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作者也公然正名曰“既识弯弓射雕羽,又兴良策创昌隆”。而对于一些身不由己,罪亦不由己的末帝殇君如汉献帝刘协、魏元帝曹奂、晋愍帝司马邺、北魏安定王元朗等人,作者分明谅解甚至洒下了同情的眼泪。这些诗篇文字,体现的是一个共产党人的襟怀品德,“平生不解藏人善”的境界德性。
诗者,文艺之珠也。毛主席说过,诗必用形象思维,必多用比兴之法。程先生明于此也娴于此。在这部大著中,每篇诗词都有鲜明的意象,有的甚至还有浓郁的意境。如写大辽天祚帝耶律延禧诗中“桑乾河满忧伤泪,百鸟齐哀不忍观。风雨潇潇欲何往,金人国里影孤单。”其景惨,其声哀,如展眼前,虽是帝王末路,然读之也令人酸鼻。又如,身逢列强虎视中华,大清战败求和、丧权辱国之世的道光咸丰两代君王,所临是“瑟瑟秋风万瓦霜”、“漫天浓雾锁长空,阵阵寒风袭帝宫。欲复光明思日月,登临高处唤春风”,其境其况,无不令人凄惋。先生笔下的帝王各显其历史风云,也显其“个性”神采。汉高祖刘邦是“布衣提剑得天下”,新朝王莽是“矮子爬梯步步高,改头换面建新朝”,宋太祖赵匡胤是“一件黄袍换了天”,宋仁宗赵祯是“国临衰势推新政,恰似昙花现晚秋”,西夏毅宗李谅祚是“牙牙学语得江山”,清德宗光绪皇帝则是“难出佛爷巴掌中……心头流出血千滴,脸上积忧愁万忡”……这些片语只言,无不形象生动,同时也扬出了诗人鲜明的感情色彩。
诗是语言的艺术,诗必特别讲究语言,语必鲜活,字必精当,一字一韵,必须精敲细裁,使意尽达,情毕传,而又琅琅上口。程先生学养丰厚,此著历时六载,可谓呕心沥血。通读程先生诗著,细析其言,我欣赏先生用语熔冶古今,不鄙不涩,语畅意明,尊古而不泥于古,从今而不媚于俗。先生诗中明引或暗引了很多古代名言警句,而更多的则是引用来自民间、活于人民口头的时语俗语,如“好心当做鱼肝肺,朽木干枯雕不成”(《郁林王萧昭业》);“一时为虏一时帝,犹似皮球任人踢”(《建安公萧渊明》)。写赵王司马伦“子糸中山一匹狼”,写怀帝司马炽“龙游浅水被虾凌”,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是“广袤草原千里驹”,说明代朱厚照“劣迹用船装”,清太祖努尔哈赤是“北国鲲鹏展翅翔”,而开创康熙盛世的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则是“屹立嵩峰志比天,乘风破浪气轩轩。”……这些语言既形象行动,而又情感洋溢,憎爱分明,绝不仅仅是语句之雕琢,色彩之乱抹。
诗是艺品,艺品则必精工细作。程先生并不刻意此为,但由于多年遣笔驱文,也就驾轻就熟了一些技艺,这在诗中处处可见。《诗话》所写均是历代皇帝,面大事多,然而所用只是一律或一绝,偶或也用一词,多不过五六十字,少的还只20字,因此,题材之取舍就颇费心劳。诗人广中取精,面中取点,而所选又足以亮出这个帝王的一生之要。德者当扬,劣者当贬,而功过参半者,多色者又当均略现之。诗人所咏多可赞肯,这里不赘,只对几个后主用墨略作比较。诗人写刘禅只突出其“算聪明、且偷生”,用的是七绝;写陈叔宝用的是七律,昭其“昏”,斥其“淫荡”,嘲其落“枯井”,痛其“迷于《后庭花》”;写南唐后主用的是李煜擅长的词,赞李“风流千古,文章盖世”,痛其“有爱无为”(无治国抗强保国之能),诗人对他的结局“虽生犹死”沉惋不已。诗人工于构篇,注重开头结尾,留心《诗话》中的结句,我们不难发现有以下几种结篇方式:一是或赞或贬结语式,如咏刘秀“帝范留芳青史中”,歌辽圣宗耶律隆德“大辽山水风光好,得道方能好景长”,二是抒情惋叹式,如叹汉昭帝刘弗陵“可叹仁君辞世早,未将心血铸丰碑”,三是疑问醒人式:如武则天嘱死后立无字碑,诗结句云:“观陵冢,碑无半字,有谁可释?”发人深味。四是写景描状含蓄式:如写唐代宗李豫“雄心未了灯油尽,唯见窗前夜色茫。”清之同治皇帝末路是“雨送黄昏花早谢,风吹泪烛景萧条”……程家弼先生是颇有功底的诗界名人,这部《诗话皇帝》也可谓博大精深,要学习要赞赏的东西实在太多,限于篇幅和时间,这里不能尽意,待再细读慢嚼吧。
2010年10月16日于化谷轩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