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僧的唠叨真美
《西游记》中,唐僧西天取经,师徒四人的组合简直就是绝配,其中最缺不得的就是唐僧的唠叨。此唠叨最具审美意味,蕴含天人关系,透射出孜孜以求的生命修养意志及对众生的悲悯。唐僧乃如来佛祖弟子金蝉子,过而历经十
《西游记》中,唐僧西天取经,师徒四人的组合简直就是绝配,其中最缺不得的就是唐僧的唠叨。此唠叨最具审美意味,蕴含天人关系,透射出孜孜以求的生命修养意志及对众生的悲悯。唐僧乃如来佛祖弟子金蝉子,过而历经十世轮回修行,在三界的迷中修行,一心向佛,始终朝着生命真谛艰难前行,以悲悯众生的胸怀,渡人渡己,矢志不移。
业缘命运安排唐僧这一世出生在父亲遭厄运死于非命、母亲命途悲惨的家庭,幼而漂浮水上,小而寺庙成长,慧根深厚,博览群书,初成则佛理晓畅,闻达东方。适逢天下初定,冤魂充塞路野,芸芸众生挣扎于无边苦海,唐僧心生悲悯,应唐皇诉求,佛命所归,西天取经——一条自轮回之初已经铺就的真理追求的磨难之路,终于延伸到了最具挑战性、九九归真的最后的险阻。
唐僧受命菩萨收的第一个徒弟孙悟空,乃日月精华幻化,石头里蹦出来的猴子,来头不小,手段不凡,大闹天宫,扰乱了天地人三界秩序,被如来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为唐僧所救。悟空虽然为正义的化身,但乏善高尚的修养与悲悯的情怀,来一个紧箍咒限制于他,来一个唠叨的师傅提醒于他,方能彰显正义,将斗战与佛之悲悯结合起来,方能修成正果。
二徒弟猪八戒,乃天蓬元帅戏弄嫦娥而被贬下凡,投错猪胎,贪吃贪睡好色自私,修行意志不甚坚定,为悟空所节制。三徒弟沙悟净小犯天规,落难流沙河,跟了师傅之后,尊师,忠诚,虽本事不大,但修行意志还算坚定。
师徒四人均慧根不浅,均有过而得出路,到人间修行,均不乏善良且有向佛之心。唐僧意志异常坚定,而唠叨不止,虽然肉眼凡胎;悟空正义凛然,斗志旺盛,屡屡被师傅念动紧箍咒帮其修行;八戒毛病多多,不乏善良,虽不时挑起是非,却也能和一团稀泥;沙僧紧跟师傅师兄,是不可或缺的群众力量。师徒四人组合配合得天衣无缝,出奇的和谐,终得正果,普度众生,叹为观止。
这绝配的组合中,最显眼、起决定作用、不可或缺的,就是以唠叨形式表现出来的,唐僧坚定的修行,取经的意志。四人组合是经过磨合的,磨合期的四个人经历了精神的巨大的碰撞,在鬼魅魍魉面前经历了随生随死的磨练,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在唐僧的唠叨之下,四人的精神渐渐合一,四人的精神同时也与天地正道合一,终成正果。唐僧始终唠叨,以此表达向佛之心,并约束团结弟子,不论白骨精的表演,还是琵琶精的色诱,还是女儿国王的款款深情都未曾动摇过他坚强的意志。悟空曾赌气回过花果山,八戒三番两次要分行李回高老庄,沙僧虽未表现出动摇的意志来,却在关键时刻没有什么有建树能影响大局的主张,三个徒弟在唐僧的唠叨中不断修行,不断提高觉悟,逐渐跟随着唠叨的师傅顿悟人生真理,很好地烘托了唐僧的唠叨,烘托了唠叨背后坚强的修行意志。
显然,师徒四人代表着人间的不同的生命形态,妖魔鬼怪代表着三界中人之外众生的生命形态。如果说,如来的意志代表着天地宇宙的意志不可违背,正如不知天高地厚的悟空轻易就被压在五行山下一样,那么唐僧的唠叨就代表着天地宇宙意志在人间的体现,也是不可违背的,三个徒弟就代表着向善的人类的形形色色,听从了“唠叨”一心向善,不论曾犯过多少罪恶都还是有出路的,甚至可以成佛。成佛之门向每一个人敞开着,人类及一切有情生命,只要在“唠叨”中保持一颗向善向佛之心,都可以到达西方净土,悟空善斗,只要将善斗与对生命的悲悯融合在一起,就达到了天人合一,从而成就斗战胜佛;而一心向恶之妖魔鬼怪,自绝后路,如白骨精之流,也就只有形神俱灭一条路。而从天庭或佛祖身边跑出来作恶的孽畜,自然和人间特有的阶层是相映射的,古代有,今天也有,神话世界有,人间也有,如何约束这类孽畜不出来作恶,这类孽畜怎样近水楼台先得月,加强修养、自律,在天修得佛法正果,在地听得“唠叨”一心向善,这是古今中外一个永恒的话题,不论什么社会形态,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谁处理不好谁必然失去众生的支持,失去天地宇宙的信任,失去合理合法的地位。
一切都似曾冥冥中注定,虽然有变数,但万变不离其宗,都在暗示着合二为一的天人关系、天地与众生的生养关系;都在昭示着天地宇宙秩序的凛然不可侵犯,天地对众生的无限悲悯情怀;都在隐喻着坚定不移的生命修养是众生摆脱苦难的唯一出路的万古不变的真谛。
至此,当我们贯注神情于唐僧坚定的唠叨所体现出的惊人的生命智慧的时候,唐僧的唠叨便体现着天地宇宙的意志,体现着人类的本质力量,真美。
版权声明:本文由sf123找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学校的那口老井已经抽不出地下水了
下一篇:半糖主义的快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