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何时才有爱的家》致作者
起先,只是在你的博客里,隐约可以推测你是文学圈里的一员。后来读了一些你的散文、杂文等文章,果然思维敏捷、笔锋犀利。但读你的小说还是第一次。记得那天你告诉我,你在修改《温天君》的时候,我还以为你在对京剧
起先,只是在你的博客里,隐约可以推测你是文学圈里的一员。后来读了一些你的散文、杂文等文章,果然思维敏捷、笔锋犀利。但读你的小说还是第一次。记得那天你告诉我,你在修改《温天君》的时候,我还以为你在对京剧脸谱“温天君”进行研究。也难怪,博物馆工作可能涉及这样的问题。第一天读《何》,是在电脑上。一下子看到了偌长的小说,便有些惊愕。别说写了,就是敲击键盘打上去也是很费时日的。看完一、二、三、四节,觉得这是一篇颇具现实意义的作品,好像身边发生的故事。那时,我就猜想着故事的结局会是什么样的。因为从一个作家的职业角度和责任感来看,这种结局似乎可以猜想得到。对于温天君这样一个以怀才不遇而开始走向社会的人而言,多数作品的结局是类似的。但表现这样的题材,情节的设计是多么重要啊!
更令我欣慰的是展莉华出现了,故事的情节有了新一轮的起伏。所以,我下载并打印了小说的全部章节。这样,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集中时间一口气从头读完。果然,没有令我失望。其中的描写,或人、或物,或情感、或事件,都很贴切到位。故事的画面不仅纵向深入,更是横向展开。这是情节的需要,也是作者对社会、对生活的深入解读的结果。
故事的发展是符合温天君的性格特征的。这个天之骄子,过早地经历了爱情的润泽,但却没有一个预期的结局。这个不期的结局在温天君的心里埋下了酸楚、压抑、郁闷、失意的种子,却在钱槐英的身上发了芽。这一短暂的精彩,加剧了他的苦闷。原本美好的爱情,在他的心中确是五味杂陈。而苦涩更占了半壁江山。
温天君社会地位的改变,也改变了他的人际环境。展莉华的出现,为他的情感寄托找到了一个适合的对象。一个房地产业的老总,一个电视台的副台长,似乎门当户对,天设地配。但是他们之间的情感发展,同样是一个短暂而精彩的瞬间。表面上这一瞬间远比和钱槐英的短暂精彩更加靓丽。但实质上却如出一辙。反而还有着一种不伦不类不明不白的暖昧。也许,恰恰是这种暖昧,是他们感情交合的调味剂和催化剂。一旦失去了调味和催化的作用,这种所谓的爱情就失去了附着的本体,而瘫痪在现实面前。展莉华这个人物的塑造无疑是成功的。
“远处,隐约传来军乐器奏出的乐声,天缘公司的竣工典礼开始了。温天君没有听见军乐声,也许听见了也不为所动。他离开广电大楼,朝公交车站走去。这时,手机接收短信的提示音响起。‘女儿想你了,我也等你回来办年货,快回来吧。’钱槐英还是那样,短信没有一丝感情色彩,可是,温天君心里感到了慰藉。现在,他只有一个念头,早点见到与他疏远的女儿。”很喜欢这样,更具人性化的结局。当温天君远离了家庭的责任,远离了父亲的责任的时候,她的梦破灭了。但却呼唤回了他心底的良知。他终于应该可以从梦中醒来,终于应该可以感到自己对家庭的责任。这种感情的回归,是温天君良知的回归,也是作者以此呼唤社会责任和道德准则的回归。
作家必须观察社会,必须了解社会。果戈里说“只有被我从现实中提取并熟悉的一些东西,才是我写出来的好的东西”。朋友通过对故事中不同人物的描写,也勾勒出一个复杂多变的社会。我们感受到情感冲击,是因为作者和我们都是这个社会中的一员。
呵呵,啰嗦了这么多,或许曲解了朋友的作品,如果是这样,还请朋友宽量。
真希望早日看到朋友的下一部作品,期待着!
版权声明:本文由sf123找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