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与较量

竞争与较量

俨然杂文2025-12-13 03:32:35
竞争涵盖着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而人才方面的竞争更为激烈且处于无序状态。竞争的重心是竞,通过竞技争取比赛的胜利;较量则体现一种争夺,时常是锱铢必较。不正当、恶性的竞争背后滋生着比拼、较量。通常所采用
竞争涵盖着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而人才方面的竞争更为激烈且处于无序状态。
竞争的重心是竞,通过竞技争取比赛的胜利;较量则体现一种争夺,时常是锱铢必较。不正当、恶性的竞争背后滋生着比拼、较量。
通常所采用的毛遂自荐,比综合实力,志存高远的竞争被无形中削弱、打碎了。取而代之的是夜郎自大,善于投机钻营,匪气痞子式的现买现卖。
暗中的离间,公开的挑衅打乱了良性的舞台竞争,加剧了浮躁、虚伪之风盛行。较量也常沦为不能善中求而便恶中取的无奈选择。
竞争与较量交织在一起,改变了人的行为方式,左右了人们前进的步伐与方向,影响了大家对结果的评判。
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但在社会大染缸里浸泡久了,自然而然也常会寻不着北。如果低估了自己的才能,坐等机会溜失,到发现了已是追悔莫及。而过高地评价了自己,自命不凡,往往又适得其反,还没清醒过来又被淘汰出局。就算能够知己知彼,假如没有基石搭建的平台,而是到处布满陷阱,照样也会摔得头破血流。
竞争有利于挖掘人的潜能,重塑个人素质,展示风采,人才脱颖而出。这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催人奋进,乐在其中,强调的是内在因素。较量更多的考虑是外部条件,炫示社会背景,常常是飞跃式的升迁,可以摈弃平时的积淀,集中精力搞突击创造,注重外在的形象,而内心忧虑重重。
竞争之前预设规则,确保参赛各方的公开、公正性。较量惯用暗箱操作之下的潜规则,获胜的把握全在于“裁判”的惦量,而非运动员的技能突出。竞争对获胜者的认同是真正民主框架下的票决制,而较量常让“黑马”横空而过,决定性的力量是运作伎俩。
竞争讲究策略,在同一起点公平之下亮相,以兼容的品格特性获得认可与支持,以相对优势取胜。较量也讲求方式方法,但为了速战速决,不惜代价不择手段,在拔苗助长上狠下功夫寻找偏方。
较量设置“路障”算计对手,不仅影响到自己轻松前进,同时也给挨得太近的人不易改道行驶。从较量中得逞者,终究本性难移,很难做到善待他人,甚至就此提供了很好的报复时机,也希望别人重演那段历史,抓上几个垫背,以求内心的平衡,其有更大的破坏性与传染性。
对结果的认知,竞争获胜与否,同样服务于整体利益,讲究权责一致性,推动生产力的发展,造福更多的人。较量的输赢均有抵触情绪,片面追求权力背后的利益关系,并受利益驱动,其价值取向是维护小团体的私利,滋生负面效应。
社会的和谐发展要求竞争是争而不夺,量才适用,并可以建立竞争的伙伴关系,达到互启发共发展。较量已不仅在背后悄然进行,还长期处于一种敌对关系,采用诋毁、打压、攻击,甚至充满浓浓的血腥味,破坏了社会公共秩序,阻碍了社会的健康进步。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