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江的权谋(三)
招安路线的推行——晁宋路线斗争剖析天下事有千难万难,最难的有两件:一,把别人口袋里的钱放到自己的口袋里;二,把自己脑袋中的想法装进别人的脑袋里。宋江在梁山想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招安路线,其实是很难的
招安路线的推行——晁宋路线斗争剖析天下事有千难万难,最难的有两件:一,把别人口袋里的钱放到自己的口袋里;二,把自己脑袋中的想法装进别人的脑袋里。宋江在梁山想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招安路线,其实是很难的。
宋江上了梁山,说起题写“反诗”一事,还牵出江州地面上传唱的童谣:“耗国因家木(宋),刀兵点水工(江)。……”李逵听后跳将起来说道,“哥哥正应着天上的言语”,何不起兵打进东京?晁哥做大皇帝,宋哥做小皇帝,吴先生做丞相,公孙道士做国师,我们都做将军,“却不好?”宋江说起“童谣”,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还是比较讲究策略的,其意好像在说政府黑暗——捏造谣言给他定罪,是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李逵却一语道破玄机:“童谣”正应在宋江身上——并且是当着晁天王和众兄弟的面说出来。李逵是一个粗人,毫无心机,想到哪儿说到哪儿,不知“看破不说破”的道理。因此,戴宗断然喝止了李逵。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有意者谁?就是李逵安排他做国师的公孙胜。他从中听出了弦外之音——晁宋之间将有一场斗争。宋江得了三卷天书以后,公孙胜便以探望老母为名离开了梁山,一去不返——他不想被卷入这场无谓的斗争中。公孙胜的“脱党”无疑给梁山高层带来一次不大也不小的震动。童谣一事,公孙胜能如此敏感,难道晁盖是傻瓜吗?宋江初上梁山,人生目标还未明确。他这一举措,过早地暴露了他那颗不安分的心,或者说是“野心”。因此,宋江开始改变策略。
数月之后,宋江让戴宗去寻找公孙胜,请他回来。戴宗这次出去,没有找到公孙胜,却带回杨林和饮马川的裴宣(后任梁山军政司总长)、邓飞、孟康(后任梁山造船厂厂长)一帮好汉和队伍;并且还做了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在江湖上宣扬宋江的招安主张。戴宗和杨林在蓟州遇到石秀,想介绍石秀“入党”,说道:“小可一个薄识,因一口气,去投奔了梁山宋公明入伙。如今论秤分金银,换套穿衣服。只等朝廷招安了,早晚都做个官人。”戴宗这三句话中,第一句只说宋江,不提晁盖,这是明显的贬晁褒宋;第二句是晁盖的主张——就是梁山现行的政治口号;第三句则是宋江的政治主张——招安路线。石秀听后,心被打动,想上梁山,却叹息无门。戴宗说他愿引进,并报了自己姓名,还让杨林取十两银子送与石秀。要不是杨雄带人来找石秀,恐怕石秀就上梁山了。戴宗在江湖上这一宣传,效果非常明显。杨雄杀妻后,便和石秀、时迁一起上了梁山;还有登州孙立一伙八人也上了梁山。孙立在梁山没有熟人朋友,是登云山邹渊、邹润叔侄俩认识杨林、邓飞才来投奔的。杨雄,孙立,都是官场中人,丢职丢官后上梁山,就是冲着宋江的招安路线来的。这之前,投奔梁山的好汉多是冲着晁盖的路线——“大碗吃肉,大碗喝酒,大秤分金银”来的。比如三阮,没劫生辰纲之前,就想上梁山“快活”。
戴宗是宋江、吴用的人。戴宗的作法必定是宋江吴用授意的。晁盖对此非常不满:你背着我,明里是请公孙胜,暗里却去宣传招安;我要造反,你们要投降,这不是对着干的吗?不行,不能让你们以“招安”为口号来招贤纳士。我必须制止。当杨雄和石秀来到梁山,说时迁失陷祝家庄一事后,晁盖大怒,要斩杀杨、石二人。名义上是他们偷鸡摸狗坏了梁山名声,实际上就是奔着宋江的招安路线而来的。晁盖此举,宋江心知肚明。但救下杨、石,是宋江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不仅是因为杨、石的介绍人是戴宗,还关系到他今后招安路线的实施。宋江马上以山寨“钱粮缺少”为由,劝阻晁盖,建议趁机出兵攻打祝家庄,“一是与山寨报仇,不折了锐气;二乃免此小辈,被他耻辱;三则得许多粮食,以供山寨之用;四者就请李应上山入伙。”吴用附和:“兄长之言最好,山寨岂可自斩手足之人?”戴宗也说:“宁可斩了小弟,也不可绝了贤路。”高手过招,点到为止。晁盖作罢,杨、石得救。祝家庄战役拉开序幕。
祝家庄战役取得胜利,达到了战前的预期目的。宋江在这次战役中明白许多道理:首先是经济方面,打劫地主比抢劫客商不知要强出多少倍。这一战下来,所得收入够山寨三五年使用。其次是在战争中能够提高自己的威望,既拉近了兄弟们的情感,又有新的弟兄们加入。这种人气资源的获得远比那些钱粮的获得更为重要。宋江再次改变策略。在战争中壮大梁山,在战场上推销招安路线。此后,梁山在宋江的带领下,由打劫地主到打劫官府,动作越做越大。只有这样才能惊动皇上,才能实现招安。另外,晁盖路线在弟兄们中间还有很大的市场。怎么办?在战争中招纳降将——为招安路线拉选票。如何招纳?当然是拿招安说事。徐宁、呼延灼;关胜、索超、卢俊义;还有董平和张清等,都是这样招降来的。
晁盖是宋江招安路线的最大障碍。杀杨、石事件,让晁宋矛盾公开化。眼下最重要的是化解宋江和晁盖之间的矛盾。如何化解?宋江想到一个人——朱仝。朱仝对晁盖和宋江都有救命之恩。请朱仝上山,晁盖定会买朱仝面子。在朱仝的斡旋下,有可能能说服晁盖接受宋江的招安路线;就算不能,晁宋矛盾也会被朱仝所淡化——起码不会再激化。朱仝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自己的好友逼上梁山的。朱仝上山,很有面子。“晁盖、宋江引了大小头目,打鼓吹笛,直到金沙滩迎接。”这是梁山任何弟兄都没有享受过的殊荣。纵然如此,小衙内的死,是朱仝心中永远的痛。他开始质疑“友情”,反思“义气”——人各有志;强人所难,绝非友谊之道。这都怨李逵做事没有分寸,杀人杀过了头——连四岁玩童也不放过,太残忍了。从后来事态的发展看,朱仝上山,虽然没有达到宋江最大的预期效果,但也缓和了晁宋矛盾。
为了不让宋江在战争中推销他的招安路线,晁盖想解除宋江的军事指挥权。因此,攻打曾头市,晁盖亲自挂帅。没想到的是曾头市战役打响,晁盖不幸中箭。晁盖死前立下遗嘱:“若哪个捉得射死我的,便叫他做梁山泊主。”用箭射死晁盖的是曾头市教师史文恭。此人武艺高强,少有人敌。以宋江的三脚猫武艺肯定是捉不到的。这个遗嘱的用意非常明显,就是不让宋江接班。那谁能捉得史文恭呢?就目前梁山武将来说,武艺超出林冲的还没有。有可能捉得史文恭的便是林冲。林冲可能是晁盖心目中的接班人。那晁为什么不明说呢?因为林冲虽
版权声明:本文由sf123找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