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之路

中国改革之路

闺阃杂文2026-01-11 08:58:21
“两会”的春风,融化了北京三月的料峭。改革是绕不过的话题,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改革的地方就多达77处。央视记者拿着话筒在街头追问路人:“你最期待的改革是什么?”回答最多的是民生和反腐。这两项改革能
“两会”的春风,融化了北京三月的料峭。改革是绕不过的话题,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改革的地方就多达77处。央视记者拿着话筒在街头追问路人:“你最期待的改革是什么?”回答最多的是民生和反腐。这两项改革能否有所突破,都依赖于体制改革的深化。已经进入深水区中国改革,能否冲破利益固化藩篱,成败就在2014!
经历了三十多年的改革,中国民众对公平、公正以及民主、法治,有了更高的诉求。人民日报前副总编辑周瑞金曾经说:他“最不愿看到的事情,就是目前出现的社会乱象,贪污腐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引起社会矛盾的激化。”可见追求社会公平和反对腐败,是当今社会精英与草民的共识。
其实中国列届政府都很重视反腐倡廉的制度建,特别是十八大以来,秉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原则,始终对腐败保持高压态势。今年头两个月就有海南省副省长冀文林涉、陕西省政协副主席祝作利以及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金道铭等三名省部级高官落马。网上传言,更大的老虎已经浮出水面,预期2014年,中央还会加大反腐力度。
有人疑问,为什么不断加大的反腐力度,依然震慑不住腐败。原因在于我们的反腐没有脱离权力反腐的窠臼。一个地区的反腐能否彻底,取决这个地区党政一把手的意志。对官员权力的监督和制约,靠的是比他级别更高的官,而不是制度。习近平想要打造一只制度的笼子,把权力关进去。然而这只笼子依然要靠权力去打造,而且能够把权力关进笼子的还是权力。十八大以来,已经有二十二位省部级大老虎被关进了笼子。是谁把他们关进去的?是比他们权力更高却握有尚方宝剑的中纪委。在我们国家,能够关住权力的是更高的权力,而不是制度。我们的改革已经进入了靠权力制约权力的怪圈,如何突破这一怪圈,在于体制改革能否深入。
我们的体制改革能够深入到何种地步,这涉及到中国改革者的“底线思维”。中国改革有没有底线?当然有,底线是什么?胡锦涛说“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习近平说:“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这就是我们的底线。我们在走一条既不是资本主义,也不是过去所说的社会主义道路。而是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世界各国所走的路都不同,但都强调民主、民生,和平、平等。体制没有好坏,就像鞋一样,穿着舒服就是合适。西方的民主并不如说的那样美好,台湾被认为是民主的典范。可朝野对持,议会空转,政治内耗。民生不过是政客们攫取政治利益的筹码。泰国乱象丛生、乌克兰政局动荡,都在说明西方民主不一定能带来和谐、稳定,并不适合我们国家当前的国情。
改革不能一蹴而就,周瑞金说:“现在的中国国情是三句话,经济持续较快发展,政治基本稳定,社会矛盾突出。中国的当务之急在于解决社会问题,解决民生问题。”“主客观条件不成熟,政治体制改革轻动,易成乱局。改革更需要上下的共识,而重点放在社会体制改革这一点上,恰是最能体现上下共识的。”周瑞金认为“应该建立先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继而以社会体制改革为重点,最后才是以政治体制改革为重点的三步走改革路线图。”就目前的国情来说,我们所选择的路无疑是最合适的。
改革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今年要再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200项以上”,用两年时间完成五年的任务。让政府放权,无疑是自己革自己的命,阻力肯定不小。李克强表示,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气概,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显示出中央深化改革的决心与气魄。
李克强说:对市场主体,“法无禁止即可为”;对政府,则是“法无授权不可为”,表明了中央进一步放宽民众权力和制约政府权力的决心。改革是利益的博弈,肯定会有阻力。然而中国的改革属于“顶层设计”,“顶层”既然下了决心,我们就有理由相信,中国改革的航船,必定会破浪前进。2014.3.10.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