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议严谨治校

再议严谨治校

具题杂文2025-10-06 22:14:50
在公社化时候,不免有这样的事发生,生产队年终分红时,队长、会计、保管几个人凑到一起密谋私分隐瞒,贫协代表撞上了,插嘴说:“你们吃稠的,总得让我们喝口汤吧?不然,我可要提意见了。”几个主要人物怕嚷嚷出去
在公社化时候,不免有这样的事发生,生产队年终分红时,队长、会计、保管几个人凑到一起密谋私分隐瞒,贫协代表撞上了,插嘴说:“你们吃稠的,总得让我们喝口汤吧?不然,我可要提意见了。”几个主要人物怕嚷嚷出去泄露了天机,只得也拿出些好处来捂捂贫协代表的嘴。用这样的方式,这些人物虽然躲过了一次又一次的运动,但他们活得总不够踏实,提心吊胆的,时常有一种担忧,唯恐有朝一日东窗事发。其实,他们也是在折磨自己,做贼心虚嘛!他们内部尚有互相拆台的时候,你吃的多,我喝的少,一不平均便意见分歧,尔虞我诈,面红耳赤,互相攻击,一个团结战斗的集体便土崩瓦解不复存在了。于是,这个生产队的领导班子只得重新组阁。
可见,“你们吃稠,我喝汤”这种处理财务的办法利大于弊,当时在社员们中间造成的影响也是极坏的。你们吃稠,我喝汤,轮到他们就汤也喝不上了。而恰恰他们正是在第一线大干快上的生产队的社员群众。“牛奶”是从他们身上挤出来的,而他们本身尝不到一些甜头,只能咀嚼一些不上料的“干草”,试想,这是否会挫伤他们拼命搞生产的积极性?我们反对绝对平均主义,但我们也反对这种“你们吃稠,我喝汤”的极不平均主义。这两种倾向,前一种不客观,后一种不利于团结,有害于工作,有损于集体利益,这点,历史已为我们作了最佳的论证。
眼下,我们国家仍在反腐倡廉,因此,在学校这个过集体生活的环境里反腐倡廉工作仍不能放松。因为腐败现象仍像瘟疫一样在传播着、流行着。某些学校“你们吃稠,我喝汤”这种不正之风正由此吹到彼,荡起的灰尘将潜移默化地使这方洁净的土地受到污染。
譬如:有这样一所学校,从结构上讲,他可分为学前班、小学和附设初中三部分,每年学生总数都在200名以上。
每年,学前班每人每学期往学校交40元钱,30名幼儿共交1200元;小学每人每学期交杂费10元,火管费5元,笤帚费3元,电费5元,电教费5元,勤工俭学费8元,合36元,121名小学生共交4356元;初中每人每学期交杂费22元,火管费5元,笤帚费3元,电费5元,电教费5元,勤工俭学费5元,合45元,65名初中学生共交2925元。往年的收费标准都比这要高,就按今年这个标准来说,学校每学期收费8981元,每学年共收入16962元。每年收进来的钱,火管费、笤帚费及电费,校长派专人保管,其余的由会计保管。
每年的支出情况又是如何?烧煤费用、冬季烟筒费用、教师办公费用、历次检查学校的待客费用、“六一”为学生买奖品费用都由村委负担,六一节、教师节、元旦节为教师买些纪念品费用,又由一些单位和个人为学校捐赠的款额中付出,平时班上的零星开支又由班费中支出(每班每学期收班费50元),学校仅支出教师用书(包括教师用书和教案本,作业批改记录本)1000元左右,买笤帚400元左右,照明2000元左右,上交电教费2000元左右,明显的开支项目就是这些。剩下的近12000元钱用到何处,除校长等两三个人知情外,其他教师就不得而知了。
前几年,学校用教委下拨的30000元修缮费为每个教员室做了一套陈设(一个写字台、一个书柜、一对沙发),校长办公室买了一套陈设,表面上的东西耗资约20000元,余者去向,其他教师也不得而知。
每年节余,再把修缮费剩下的算进去,按理说,这所学校应该是很富足的,可校长还常当着全体教师的面诉穷,这难怪教师们私下议论纷纷:“我们不是三岁小孩,别把我们当傻子哄,不止光你会算账,我们也会算。”“校长吃稠,会计喝汤,汤水喝净,锅底朝上。”“校长胃口大,吃完再收纳,教师只敢怒,言者受惩罚。”“你说你清廉,账目不公开,收支一公布,上下两清楚,大家无猜疑,你心也舒服,一心搞教学,共同抓业务。”“我行我素,不顾民情,扁食馅迟早会露出来。”
再看社会上是如何反应。一位教师在家访时曾遇到过这样的发问:“你们学校是怎样收费的?不能说多如牛毛吧,可也不见得少。杂费不是就都包括进去了吗?为什么有蹦出个电费、笤帚费和火管费来?小学生也收火管费吗?校外生也收火管费吗?如果学校的收费真正用在了教学上,用在了提高教师的生活待遇上,我们也没意见。但恐怕是只好了一两个人,掌大权的吃个大头,握小权的落个小头,再拿出一点点来捂捂你们的嘴,你说是不是?”对于这一连串的发问,这位教师不便做解释,只好说:“其它情况我也不清楚,我只知道我们大多数教师都是两袖清风搞教学的。”更有一些“隐身人”不公开露面使出一种“绝招”。前不久的一天早上,村委分管学校的同志,刚探出家门就拾到一张纸条,上面摹仿五年级学生的笔迹写道:“姓某的,请你不要多收我们的钱,否则,我们就不客气了!”分管学校的同志把纸条转给校长,中午放学时,校长当即在队前训话:“我姓某的不怕你们,我是根据国家标准收费的,你们告到哪里我陪到哪里。”从表面看,校长的话是理直气壮的,但从颤抖的声音推测,校长的内心是忐忑不安的。
学校是为社会服务的,因此,作为校长,对于校内外的反应,我们不能不予理睬,我们不能小看这张纸条,它是射向学校的一颗炮弹,难道这颗炮弹还没有震醒我们吗?我们不能再执迷不悟了。应该收的项目,虽然我们没有超出上边规定的收费标准,但也应该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收进来的钱,使用是否合理,是否用在了促进教学上,这也不能不作考虑。国家没有规定过的收费项目,(例如电费、笤帚费、向小学生收的火管费等项目)我们更不应该巧立名目向学生索取。什么是乱收费?这就是乱收费!收进来的钱又只图自己方便,任我挥霍,胡乱支取,不顾集体、不顾大局。这就难免要受到大众指责。不怕众说纷纭,只怕自己不是那么清白就坏了。
魏徽概括得好: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唐太宗以魏徽为镜子,治理朝政时少犯了很多错误,作领导工作的何不能以唐太宗为镜子呢?我认为当校长的应该学会这一手。学会这一手可以使你在工作中避免许多过失。我们不能只听信身边的一两个“心腹”,校内外的一片呼声对我们的工作也不是没有益处的。
基于上述所论,校长在严谨治校设计治校方略时,“反腐倡廉,财务公开,让大家放心”这一点也务必考虑进去。我们不能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