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稻田

早稻田

殀殂散文2025-07-27 13:30:50
春和景明的时节,无论做些什么,都觉着是对美好春日的莫大挥霍。可不知怎的,我却因此不能自拔的喜爱上了田间散步。而这适合散步的田间,又要以早春的稻田最宜。初春的早稻田,岑寂的好似隔绝了空气。静谧的空间里,
春和景明的时节,无论做些什么,都觉着是对美好春日的莫大挥霍。可不知怎的,我却因此不能自拔的喜爱上了田间散步。而这适合散步的田间,又要以早春的稻田最宜。
初春的早稻田,岑寂的好似隔绝了空气。静谧的空间里,除了作物拔节的声响,你再难听见其他任何的杂音。风轻云淡,花开春暖。一条蜿蜒的小河,是农家和稻田的天然纽带。嫩绿的稻秧们,整齐划一的安睡在丰腴的土地。方才返青的幼苗,像是刚刚出生的婴儿那样,好奇的眼光里,溢满了童心的纯真与无邪。新衍发的稻叶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随风抖动的叶片,成了它们惬意的摇篮。碧天上浮游的鸟儿们,不时的投来钦羡的一瞥。
古人说:常在田间走,能活九十九。春深季节,独自行走于葱茏的早稻田,我们从中获取的不仅使自身的愉悦,也是一份心灵的安宁,一种精神的享受。缕缕的清风,涓涓的细流,啾啾的鸟鸣……远山空濛,近水幽灵。此时此刻,扫却了内心的纤尘,我们仿佛又回到了赤子的本初。一种生命的纯粹,缓缓的上升。洗尽铅华,淡泊为大。我们终于可以暂且放下俗世的纠葛,完完全全的融进自然的怀抱。
闭目汇神,静气沉心。有柳絮摩挲脸颊的柔滑,有稻香沁入心脾的酥麻,有天籁萦绕耳畔的喧哗。“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翠绿的稻秧,和着风吹的节拍,翩跹的摇摆。金黄的谷穗,乳白的稻米,醇香的美酒……阳光将丰收在即的喜悦,写满沉默的稻田。哗哗啦啦的流水声,预先送来了秋收的祝福。禅宗所说: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便是此番境界了。
弯弯曲曲的田间小路,仿若人生那样。每条小路都会通往不同的风景,每条小路也都只有进口,没有退途。我们并不知道何处的景致更为旖旎,也无从悉知哪条小路最是便捷。在我们选择了其中一条的同时,也就不可避免的意味着要放弃其他所有的可能。生活中面临着诸如此般的抉择时,我便会想起读过的一则引人深思的故事:一个部落里的几个年轻人,要出外闯荡一番。临行之前,他们向老酋长请教一些处事的哲理。于是,老酋长就给了他们两个锦囊,让他们路上打开一个,回来时再打开另外一个。前一个锦囊上只有三个字:不要怕。在此后的时间里,年轻人各自经历了不同的际遇,或功成名就,或一事无为。许多年后,他们满心疲惫的赶回来查看剩下的锦囊,上面也只有三个字:不要悔。
我们的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一些事,做之前,不要怕;做以后,也不要悔。凡是没有绝然的对错之分,做过了就做过了,无须太过在乎结果的得失与否。在追逐意义的过程中,我们已然获得了意义。真正的达生者并非是从未遭遇过挫折,而是其站在了更高的层次上,以一种超脱的心态,睥睨生活的坎坷。蒙田说:艾托夫独自在笑。众人问之因何而笑,答曰:我笑我独自在笑。或许生活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错综复杂。换一种方式看待事物,人生便会从此截然不同。只剩半杯与还有半杯的悖论,亦无非是前者的人生背负着太多忧患的顾虑,而后者的瞳孔里闪烁的尽是达生的智慧。
《论语·侍坐篇》里,有这样一段耐人寻味的记载:孔子与其诸弟子坐在一起,畅谈人生的理想。子路等人海阔天空的说了一些很高远的志向。然而,父子似乎并不以为然。惟等冉有说:“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零,咏而归!”,夫子这才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初读之,不甚懂。可如今,若换了我,恐怕也会由衷的说上一句:吾与点也!
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长青。春宵苦短,长歌当哭。为了挽留住这段转瞬即逝的掠影浮光,我们需要经常的去早稻田里,寻求片刻的安逸。最高的智慧,典藏于万物的缄默。只有心灵深处常驻彩虹,人生才能无惧风雨。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