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县历代洪涝之灾

清河县历代洪涝之灾

追叙杂文2025-12-25 15:40:03
清河平原的形成,主要是洪水带来泥沙冲击、淤塞而成,但是历代清河人民的致命灾害也是洪涝之灾。在明朝年代以前,古黄河横穿清河,优越便利的水利条件,浇灌着清河的万亩良田,年年都有好收成。那时清河各乡镇贾商云
清河平原的形成,主要是洪水带来泥沙冲击、淤塞而成,但是历代清河人民的致命灾害也是洪涝之灾。在明朝年代以前,古黄河横穿清河,优越便利的水利条件,浇灌着清河的万亩良田,年年都有好收成。那时清河各乡镇贾商云集,生意兴隆、闹市繁华。各村庄粮田肥沃、桑田片片,绿荫成行,富饶繁荣,恰似江南鱼米之乡,号称“天下北仓”。
但到后来,由于黄河改道,洪水连年泛滥成灾,清河人民遭受了沉重的苦难。由于清河县的地势,比临清、夏津、故城、南宫、威县几个周边邻县都低,每逢发大水清河县总是一片汪洋,恰似储水的一个清河盆地。那时南宫县的人说“有闺女垫了圈,也不嫁给清河县!”。根据史料记载,清河县曾遭遇过一次特大洪灾,古人称是“黄水跑天”,那年清河县的村庄,田野基本上全被数丈深的洪水淹没,成为汪洋泽国。大水退后,大树枝头上还悬挂着死人的尸首,惨不忍睹。清河县人民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无家可归,挣扎在水深火热之中。
这次大水灾是清河人民的一次大劫难,百里丘崚地带变平原,千里沧海变桑田,千年的古迹建筑损失殆尽,现在老县城附近深挖七八米深,才能找到当时房屋的地基。近代历史,每逢河流决口,洪水泛滥,首先被淹被害的是清河县。那时只有一条低洼地带——七里河、通往武城县一个低洼处至大运河、大海排洪。可是武城县《当时故城地界属武城县管辖》筑坝挡水,临清县破堤放水,清河人民叫苦连天。几个朝代的清河官吏到皇帝那里去告御状,和临清、武城两县打官司,都无济于事,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直到解放以后,毛泽东主席提出了“一定要根治海河”的口号,调动了全国人力、物力,疏通了河道,修建了水库、筑起了拦水大坝等重大水利工程,才彻底解决了清河县被洪水淹没的问题。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