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白杨

南山白杨

酸霜散文2025-05-13 12:44:29
同事老魏,五十有余,热情豪放,魁梧的身材配上一张黝黑、质朴的脸,标准的山里汉子!却又在闲暇时,喜欢揣着MP3到处乱晃,高兴了还会时不时的吼上一嗓子,爽朗的笑,传遍山野。看他那滑稽的样子,真是一个烂漫的
同事老魏,五十有余,热情豪放,魁梧的身材配上一张黝黑、质朴的脸,标准的山里汉子!却又在闲暇时,喜欢揣着MP3到处乱晃,高兴了还会时不时的吼上一嗓子,爽朗的笑,传遍山野。看他那滑稽的样子,真是一个烂漫的老小孩!如果你见了他,即使心情再怎么阴郁,也会立即变得欢快起来。
就是这样一个人,心思却无比敏感细腻。如果你见他安静的坐下了,不是在工作,那一定是在伏案写作。你可能还不了解,他可是当地顶有学问的人,大小文章时时见诸于报端,句句书写着对生活的感悟与热爱。见他,作崇拜状:“你真比起!”“哪里,纯属个人爱好,自己找乐子呗!”此时的他,笑却又那么腼腆了,你说可爱不可爱?
不知为什么,这几日他突然变得闷闷不乐了。问他,他幽幽地说:“算一算我们在一起的时日已经不多了,过不了几天,你们就要调回去了,同事一场也算是有一份缘,哪一天有空到大哥家去坐一坐?”看平时嘻哈惯了的老小孩一下正经起来,不免有些好笑,看他那无比真诚表情,却又不像是说笑。
于是,第二天下班后,我们一行四人,乘车向老魏家进发。车子在蜿蜒的山间小路上颠簸,时而跌入低谷,时而跃上山顶,沿途的风景缓缓向后倒退。不多时,我们远远望到前方不远处,在绿树掩映间,一座古朴的小山村出现在我们眼前。古旧的房舍散乱错落,自上而下依山势而建,“你们看,如果司机有足够好的技术,我们会很容易的将车开到路边的屋顶上那!”我兴奋的喊起来,却引来大家的一阵哄笑。
车子在一座简陋的小宅院旁戛然而止,迎接我们的是同样淳朴温良,热情好客的魏嫂子。老魏赶忙跳下车,简单的相互介绍后,我们随嫂子走进家门。
一阵暗香袭来,定睛一看,小小的庭院,姹紫妍红,绿意盎然。“这边的小屋是孩子的卧室,这边的是放杂物用的小仓库,中间大一点的是客厅,后边的是厨房”老魏笑嘻嘻的介绍。
走进“客厅”,迎面看到的是一个大的方形的桌子,两边各摆了了一个椅子,大方桌下面有一个小方桌,旁边还有一排小马扎,这就是构成客厅的全部家什。左边一个硕大的书橱,看上去与不足四十平方米的屋子极不相称,上面摆满了老魏各个时期阅读的文学书籍,有的书页已泛黄。“这可是我的精神食粮,几十年积攒下的,全是我的宝贝!”说这话的时候老魏流露出无比自豪的神情,不用问,这“客厅”一定也是一个书房。与书橱紧挨着的,是一张年代久远的木质床。原来这也是卧室啊!我在心里惊叹道,这究竟是怎样一种生活状态?再看看老魏和嫂子,脸上却堆满乐观幸福的笑容。
 简单的喝过几口嫂子精心准备的待客茶,老魏又迫不及待的要带我们到后山去看看,他说那里有一处独特的景致。问他是什么景致,他只是故作神秘地一笑:“去了你们就知道了!”我们只好耐着性子随老魏出发了。
走在路上,我漫不经心地问:“我们去的这山有名字吗,叫什么山?”老魏不假思索答道:“当然有喽,叫南山啊……”不等他说完,所有人异口同声地吟出了那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座我们就要去到的山,立即在我们每个人的心目中散发出一种诗意的美。
远远地听到一阵哗哗的流水声,再近些却见一条清澈的小溪自山谷缓缓流出,将山上的青石冲刷的格外光滑明净。“这就是南山了。”老魏对我们说。我们一边攀爬,一边向山上仰望,一株株高大挺拔,枝繁叶茂的白杨树赫然挺立在光秃秃的青石间,景色却逊于我们想象的的那种美。
坐在白杨树下光洁的青石上,清凉的山风抚过面颊,真是惬意无比!“这个地方怎样?”依然是老魏那狡黠的语气。我们却有些莫名其妙:“风景还行,只是它有什么独特之处?”我们几个将询问的目光一起投向老魏。“你们看脚下啊。”老魏说。
我们几个低头一看:脚下大片的青石裂了一道道岩缝,岩缝有长有短,有宽有窄,长的有两三丈,短的只有一两尺;宽的大约三四米,窄的也只有几十厘米。一块块,一条条,沟沟壑壑,却全看不到深浅,因为沟壑之间或多或少都存在着泥土。这泥土一定是流水带来的,我这样想。而一株株白杨就是这样安身于这沟壑间贫瘠的土壤。
“真难相信白杨居然会在这样的地方长的如此茁壮!”我们禁不住赞叹道。老魏语重心长的说:“是啊,一粒种子,只要有一寸土壤它就会落地生根,茁壮成长,我最佩服白杨的的就是这一点。”
一阵微风吹来,“哗……哗……哗……”白杨树笑了,那爽朗的笑,越过山野,飘向云端……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