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街的宁静与守望

一条街的宁静与守望

默稿散文2025-07-17 08:29:56
喧闹与繁华,是一条街与生俱来的象征。但也有例外,比如候街,这条有着一个别致而清新名字的街道。她没有宽阔的路面和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没有宽阔的路面就不可能成就车水马龙的壮观,没有高楼大厦就不可能粉饰灯红
喧闹与繁华,是一条街与生俱来的象征。但也有例外,比如候街,这条有着一个别致而清新名字的街道。她没有宽阔的路面和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没有宽阔的路面就不可能成就车水马龙的壮观,没有高楼大厦就不可能粉饰灯红酒绿的景象。因而,很多时候很多人都会生出这样的疑虑――这怎么会是一条街呢?
候街,一条养在深闺人未知的街道。别说在中国的版图标识上找不到她的位置,就是与她有过一面之交的人们,也大都是与她擦肩而过。我不知道这样一个称谓是她原本的名字,还是旅游景点开发者的神来之笔。但我固执地认为,只有这样的街道才配得上这样非同寻常的名字,也只有这样的名字才能够表达这条街道的深沉和大气。要了解候街的身世,就得沿汨罗江而上,进入美丽富饶的加义镇,再从一个名叫献钟的小集市向连云山进发,大约坐半个小时的车到达著名的旅游风景区――纯溪,候街就会一览无余毫无保留地呈现在你的面前。
简约而不简单,自然而不刻意,是候街最本质的特色。一条不到一百米的街道,或者说是巷道,让人稍不留神就走出了她的领域。数栋竹木结构的房屋,深透着候街的古朴与淳厚。周边的风景如果不是开发者自以为明智的破坏,何尝不是一幅优美而隽永的画卷!那长清澈温存的纯溪更像一位细致入微的母亲,千百年来不知疲倦地陪伴着她,为她沐浴,为她抚摸,为她梳妆打扮,和她共同守候着一个原始而又纯真的梦。还有那纯朴得近乎愚昧的山民,始终如一地与她不离不弃,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以一种与世无争的状态生活生存,这在山外的人看来,与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述的“……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相去似乎不远,让人反璞归真。倘若你要在这里寻找一个激发情思的兴奋点,最好是到候街的小店里小憩一会,喝一碗清凉爽口的烟茶,再任村姑炽热灼人的眼神为你点燃一段尘封已久的初恋情缘。村姑的美,如山泉般清澈,村姑的纯,如陈年老酒般醇,村姑的情,如纯溪般缠绵,与美丽大方的村姑的眼神对接的瞬间,你或许就真的迷失了那个世俗的自己,或许就“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了。此时此刻,如果哼唱起那首《阿里山的姑娘》的民歌里的“高山青涧水蓝,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的歌词,定当有一种别样的滋味涌上心头。
其实,真要走进候街的意境,得在繁星闪耀山风拂面的夜晚。这一晚,你可以倚在吊脚楼的栏栅上,像天真的童年时代一般数星星,也可以手捧一杯茶或一壶酒,躺在舒适的睡椅里,以一种懒散的姿势,遥望起伏的山脉,或者遥想一段远去的童话。假如你是一位象棋的爱好者,便可以挑选一个临风的阳台,随便拉上一位山民与之对弈,倾刻间,人不知不觉就在那扑朔迷离的阵势中,在那战鼓擂擂的撕杀中,忘却现实,仿佛回到了那个久远的年代。如果你想暂时逃离现实的羁绊与烦燥,觅得一份心灵的安宁或慰籍,那你就走出候街,沿纯溪而上,用心去体味溪水的奔流不息,山风的放荡不羁,山雾的自由散漫和山民的悠然与逍遥……
或许是因为候街太像一位俊俏的姑娘,或许是因为候街的包容与大方,亦或是候街的羞涩与纯真。在叙述候街的时候,我不经意地用了拟人的手法,称之为“她”。其实,候街何尝不是一位伟岸的大丈夫,他如一位壮如牛的少年,意气风发,潇洒洒脱,傲骨凜然,更值得称颂的是他处世不惊处世不变的秉性,执拗地固守着质朴纯真的品质。是啊,在这个喧闹的尘世,能有几个人耐得住寂寞?能有几处去所甘于宁静?因而,我要大胆地说――候街,是一条豁达的街,是一条深邃的街,是一条集坚贞、豪放、宽容等诸多优秀品格于一身的街,他既是固守过去的风景,更是眺望未来的看台。
候街,永远是一处警示世人的标记,永远是一个警醒世俗的强音。如果你是一位细心的游客,你会清晰地听到一个响彻云宵的巨音,那就是在过去与未来的交叉处,在繁华与喧闹的背后,在前进与退缩的途中,在破坏与拯救的矛盾对立中,候街一直在呼喊、在召唤……
2008年9月16日中午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