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房里的冬天

板房里的冬天

诱力散文2025-11-04 09:51:39
题记:生活在暗淡而艰苦的年代,心灵却收获人性的光芒和爱的温暖。活动板房,对于大多数盐湖人来说已经不是一个具体的物象,而是驻进生命的记忆,记录着他们的成长,那种除了挡风之外,冬不保暖,夏不纳凉的铁皮箱子
题记:生活在暗淡而艰苦的年代,心灵却收获人性的光芒和爱的温暖。

活动板房,对于大多数盐湖人来说已经不是一个具体的物象,而是驻进生命的记忆,记录着他们的成长,那种除了挡风之外,冬不保暖,夏不纳凉的铁皮箱子,是盐湖的特产,也是几代盐湖人的居所和实实在在的生活。
我是1987年住进板房的,到1989年搬走,相对较大多数的盐湖人来说,我只住了短短两年,可是那两年尤其是那个在板房里度过的冬天,让我终身难忘。
我在大学学的专业是化学矿开采,从地质的角度看,青海的富有和神奇,点燃了我对她的向往,毕业时便和几个同学一道毅然选择的青海。
沙漠、雪山、草地,祁连和昆仑排着方队迎接我们的到来,但“昆仑”和“浑沌”在满足我的好奇心的同时,也奉给了我一个“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残酷而荒芜的现实。寒冷的风凌冽地在旷野中呼叫着,将我的梦想撕碎,抛向这无边无际的苍茫中,面对现实,我很落寞也很无助??????
刚报到几天,便谋了一差(到桂林——柳州)因来青海时是骗了母亲逃走的,所以特回去看看。在母亲面前大讲青海好风光,可总也掩不住心里的落寞和伤悲,看着笑和泪并发的我,母亲心痛的直叹气,缓缓的说:“去了,就好好干,你们俩先结婚吧,有个人照顾你,我也放心。青海我没有去过但在古诗里读过,你能用这样的心态去面对总是胜过古人了??????”。于是我又回到厂里。
那一年我们学校分来8个同学,其他学校也来了二十几个,当时分来的学生都住在招待所里,也许是因为背景相同吧,一个月时间大家都成了朋友,那种很熟的无话不谈的朋友,一听说我们俩要结婚,大家都很高兴,刘宗旭因给厂长当秘书,很方便地帮我们要了间板房。拿到房门钥匙,我们把两个人的行李一放,便跑出去旅行结婚去了。等我们回来已是二月份了。
察尔汗的二月,正值最冷的时节,一下火车,只有冷风在苍茫的天地间肆虐着,风像刀一样割着皮肤。打开门进了“家”,低矮而灰暗的房子里,凉凉地直浸到骨头里。正无奈时,王良才来了,把我们叫到他的房里,(我们走后他们也分到了板房)。房中央有一个火炉旺旺的烧着,屋里特别温暖,我坐下便不想走了,他用面粉煮着面糊,煮罢,又拿了一些旧报纸说:“走,给你们布置新房去??????”。
不一会,同学们都来了,带来了白纸,电线,灯??????帮我们用报纸吊顶,糊墙,志龙从两公里外的二选厂赶过来,还拿来了芦席给我们搭院子。
两小时之后,那又黑又矮的房子便焕然一新,房顶和四周都用报纸糊过,外面用白纸表了一层,灯也亮起来了,地面也铺上红砖。火炉生起来了,这个家一下子就亮堂和温暖起来。
因为没有买家具,除了一张单人床,什么也没有,老卜和老陈把席子搬了进来,戏谑的喊道“来来,这里有最新式、最流行的滚动的沙发,很舒服的,各位仁兄,请坐,请坐??????。”
坐在“滚动沙发上”大家从他们分房,李厂长召开大学生座谈会,等一一神侃开来??????
一直到凌晨两点多,才散去??????
第二天,我们到60公里之外的格尔木买回些家具(沙发、条几、圆桌、四个靠背椅、,一个书柜,一个高低柜,一张床)摆放起来,这个家当时在我心目中完美的像皇宫,而我便是那个王后。
从此这个家也成了同学们的聚点,每天除了上班之外,大家便聚到一起,围着那旺旺的炉火,也围着彼此??????
那时厂里福利较好,每人都发给一些牛肉、羊肉、鱼之类的,大家凑到一起搭伙,所以我们家的肉特别多,没有冰箱,在院子里放一个大纸箱,便是天然冰箱。
每一天大家在一起,吃着煮肉,吃着老酒,神侃??????。
当时,我们中共有四个女生,有两个美女,一个很文静、温柔,另一位活泼开朗,能歌善舞,自然成了中心,也是向心力,使得我们的朋友滚雪球似的越来越多??????。
说实在的,我这个女主人,除了虚弱的身体和多愁善感之外,一无所长,不会烧饭,不会生炉子??????什么都不会,好在大家也没有把我当主人,他们来了自己做饭,有时谁早谁做,更多的时候做游戏或打牌、或下棋、或斗嘴,赢了的像个得胜的帝王,往沙发上一坐。输了的只好下厨。我们家也从不上锁,门总是虚掩着,任大家随意进出??????。
这种生活让我幸福又快乐,就连我的女儿也是在大家怀抱中接力棒似传递长大的。对于这些远离家乡、远离色彩、远离四季的热血青年,大家聚在一起,自成一体,海阔天空,指点江上,谈人生,谈爱情,谈理想,谈未来??????
那份热烈与外面的寒天冻地形成巨大的反差,外面寒风叫着,地冻三层??????屋里却热情洋溢,炉火旺旺,青春激荡??????
老卜说,他要去放风筝,他坚信这吼叫的风中能放出的风筝比城市里的风筝飞得高,不准会飞到昆仑山上与西王母相会呢。于是围绕他的风筝话题就从风筝的颜色。选形,用什么线,到哪放等引起,带出了许多关于风筝的故事来。
每一个人在故事中尽情向大家展示着属于他的家乡,童年,风筝的画卷,而这些画卷更多的承载着一个个游子思乡的情愫。
蒋说他要去赏月,这儿的月亮很大,也很圆,伸手便可以揽下来,他要数清月亮上的乡思和记载的岁月??????
我说:“我要在门前栽一蔸凤尾竹,竹是一年长成的,到了夏天便可以乘凉,有月亮的晚上还可以看她舞蹈,她在这大风中舞姿一定是最粗犷而劲美的。”
于是大家关于盐湖的来历及今后的改良,从地质水文、土壤、盐浸等角度起,一直到保护我的竹子如何长大。每一个人都很激动,很投入,很认真。
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学子,专业都各不相同,有地质、化工、建筑、园林、财会、医学、外语等专业,特别的还有一位北师大中文系的。这位仁兄理所当然成了我们的诗人,每每一有感叹,便诗兴大发。
啊!
昆仑、雪山、盐湖
印记着我们的到来
热血洒向苍茫
生命驻进永恒
绿地因此而诞生
橄榄枝伸向、伸向
远方。
十几年过去了,那板房里的冬天,那个盛满青春、理想、激情的冬天,那个炉火旺旺的冬天,连同那活动板房已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