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葛生
葛生蒙楚,蔹蔓于野。予美亡此,谁与独处?葛生蒙棘,蔹蔓于域。予美亡此,谁与独息?角枕粲兮,锦衾烂兮。予美亡此,谁与独旦?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冬之夜,夏之日。百岁之后,归于其室。第一个夏
葛生蒙楚,蔹蔓于野。予美亡此,谁与独处?葛生蒙棘,蔹蔓于域。予美亡此,谁与独息?
角枕粲兮,锦衾烂兮。予美亡此,谁与独旦?
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
冬之夜,夏之日。百岁之后,归于其室。
第一个夏天。
河水还没有那么肆虐,只有小小的一条溪样蜿蜒,太阳却很毒辣,红黄色的焦土裂开细密罅隙,寸寸爬满了山野。
风徒靠在一块凸起的白垩岩上,前额上本来密密的汗珠,现在已结起一层晶白的薄薄盐霜。两株孱弱的荆条自脚边长了起来,在烈日曝晒下奄奄一息。
从发现这两棵小东西后风徒的眼睛就再也没有离开过。
远处的大山吞没了最后一丝光线的时候,风徒站起身悄悄融入暮色里。原本他坐的地方,多出一枝细细的葛藤。
很多天以来人们都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风徒先生的家白天都是没人的,也不锁门,空荡荡的一直开着,晚上却会亮着灯,还经常能听到低低的读书声,偶尔会夹杂些仿佛跟谁窃窃私语的响动。有人好奇地偷偷从窗户往里打量时发现里面只有风徒先生一个人。他美丽贤淑的妻子却不在。
于是就有了传言,诸如风先生的妻子跟外来的马匹贩子私奔了或是某某官人看上了美丽的风夫人强行掳走了之类,却从没有人听风徒先生自己说过什么。事实上他仍然每天早上天不亮就到后山去静静地坐一天,晚上回到屋子里点上桐油灯,屋里就会传出读书声或私语声。
本来人们是很尊敬风徒先生的,因为他是方圆百里唯一会读书的人,还听说他的老师叫接舆,是楚国很大的名士。但其实人们更喜欢风徒先生的妻子,一个很美丽很温柔的女人,总是带着温暖的笑容,说话声柔柔的,高兴的时候眼睛会眯起来,长长的睫毛就像两道弯弯的月亮。可是很多天都看不到她了,也难怪他们私下谈论。
风徒还是天天都一个样子。随着日子流水一样的逝去,他种下的葛藤连同那两株荆条却是长高了不少,彼此扶持着在艳阳下已经有蓬蓬勃勃的迹象。
也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了,人们好久都没有再听到过风徒先生屋子里传出过什么声音了,甚至连他的人也很少见到。直到有一天他么终于发现,风徒不见了。
人们还是会议论,关于那个冷冰冰却学识渊博的人,关于他美丽的妻子,关于他们先后的失踪,很多很多。乡野人是很喜欢这种能够作为茶余饭后谈资的传闻的,只是日子久了,也就没人再说了,也没人记得了。
第一个冬天。
一场磅礴的大雪覆盖了大地上能看到的一切景象。这时候也没什么人会跑出去挨冻,秋季早就搂回了足够一个冬天烧的秸杆柴禾。大雪封山的时候,他们就可以一家大小安安稳稳地围着火炉,男人门通常会温半碗家酿的黄酒,切几片腊肉,一口酒一口肉满足的直叹气,女人边哄孩子边忙活手里的活计。
隔窗望去,雪花漫天漫地随北风呼啸而下,似乎深可及膝。
雪过天晴后,人们依次陆续打开了家门,惊讶的发现雪地上两行深深的脚印直通后山,只是脚印却似乎在一间破败的小屋前徘徊了很久,雪地被踩平好大一块,结了层薄薄的冰盖。人们都想起来了,那间小屋里以前住的是风徒先生和他的妻子。
脚印一直向后山行去停在一片茅草遗骸前面,干枯焦黄的茅草隐约在雪地中显露出形迹,中间长着几株荆条形状的事物。走到近处才看清,荆条上面还挂着一个山菊花编成的花环,黄色的小花早已经枯萎,看样子采下足有月余了。
谁也搞不懂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叹息半晌摇摇晃晃各自回家。
冬天晚上的月亮格外明亮,清幽的光撒满雪地,反射出一点一点的晶莹,又似乎格外的冷。
后来的日子,花环旁边每天都会多出几株棘枣来,一日一日,仿佛是有人特意栽在这里的。大冬天的,怎么能活下来呢?人们摇头叹息。可是栽种的人却似乎不在意,还是每天都会多出一些,拱卫在野菊周围,守护着什么一样。
有时候大雪纷飞,有时候北风号啸,有时候天暖雪晴,有时候骤寒袭人。日子一天一天不变什么样子,冬天却在人么没有意识到的时候悄悄过去了。人们没有注意到天越来越暖,却注意到那些原本以为没希望活的棘枣却冒出了绿芽。
葛陂村,棘枣庄。
故老相传后山有座仙坟。那座坟不知道是谁修的,也不知道里面葬的是什么人,但是据说坟头刚立起来的时候天地色变,风疾云暗,溪腾成河,荒山顿绿。
坟前的河水的确很大,山色也确实苍翠,只是没有人知道到底是不是因为坟堆主人的关系。
老人们都说棘枣庄名字的由来也跟那坐坟有关系,据说自有了无主坟头,它的周围便只生长棘枣,种别的什么都活不长,久而久之便漫山遍野都是了。问的时候老人说祖祖辈辈几千年都这么流传的,到底是怎么回事怕是再也没有人能说的清楚了。
关于这里还有一个传说,说是每年冬天那座坟头前荆条上都会有人挂上一个野菊花编成的花环,而村子里那间世代都修葺的破败小屋里一到夏天晚上就会有灯光,还会传出读书声和私语声。我曾经特意在冬天去过那里,也看到了人们说的花环,只是一直都想不明白为什么冬天还能有菊花存在,后来见到南方花市的时候才恍然应该是有人从南方采来挂在那里的,可是更加不懂到底是谁为什么要每年都费这么大劲却只挂一个花环,老人们说几千年来都是这样,就更令人不解了,不过后来也不再去想了,既然存在总是会有它的道理的。至于小屋里传出的灯光和读书声我也亲自去看过,确实是这样,只是那读书声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语音,勉强听懂了几个字,也是晦涩难懂,不知道是什么时代的文字。
从那里回来以后很久时间过去都快忘的差不多了的时候,有一天翻看<诗经唐风葛生>的时候心头仿佛被什么东西重重击打了一下,稍稍平静后我把诗歌翻了出来:
葛藤啊为什么纠纠缠缠地要绕着荆树,
蔹草啊为什么蔓蔓延延地要爬上山野。
那是因为我的爱人啊她将永葬在此地,
孤寂冷月照耀下的荒郊野岭和谁同住?
葛藤啊为什么纠纠缠缠地要绕着枣树,
蔹草啊为什么蔓蔓延延地要爬遍坟地。
那是因为我的爱人啊她将永葬在此地,
孤寂河水流连过的荒郊野岭和
版权声明:本文由sf123找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