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凄美的童年
也许这是一段我不愿去忆起的往事,但是它并不因为我的不想而不无时不萦绕在我的脑际,所以今天我索性把它搬出来,让更多的人去感受我那段凄美的回忆。对于很多人来说,童年是美好的,充满灿烂的阳光。作为教师的我,
也许这是一段我不愿去忆起的往事,但是它并不因为我的不想而不无时不萦绕在我的脑际,所以今天我索性把它搬出来,让更多的人去感受我那段凄美的回忆。对于很多人来说,童年是美好的,充满灿烂的阳光。作为教师的我,每每我在对学生们讲起,他们的眼中流露出的是不解;作为家长的我,每每我在对女儿说起时,她总是将我打住,不愿听我忆苦思甜般的回忆。我不郁闷,因为他们别竟生活在这个充满阳光的年代,纵然他们不理解我,可我理解他们!
我出生于贵州黔北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成长在“毛主席万岁”、“毛泽东思想万万岁”……的口号声中。那时我家离“公社”很近,那边老是开斗争大会,于是在会场高呼口号的时候,我就在一边跟着高呼口号,那边喊打倒谁我就跟着打倒谁,有时也表演文艺节目,于是回到家里我也学着表演,把我妈的围裙挂在门上当幕布,自己报幕自己表演,演的内容大概就是斗争谁打倒谁什么的。后来我妈还说我有表演的天赋,没准我能成为一个演员。但是演员我没有当成,却成了一个老师。其实,像我这样出生的农家孩子,演员梦真的是太天方夜谭了。
记得还在我四岁的时候,我就当起了放牛娃。其实对一个四岁的孩子,那能放什么牛啊,妈在我大了的时候说,我家那头牛不是我放大的,而是被我骂大的。她说我根本就放不了牛,于是放牛的时候不是哭就是骂牛,有时甚至把牛丢在山坡上不管就回家了。但是那时我有必须去放牛,牛虽然是生产队的,但是家里喂头牛,就能够得到工分,牛踩出的牛粪也可以换工分。这样,家里的工分多了就不会超支,甚至还可以分红。所以那时候生产队的牛很多,几乎家家都喂有牛,有的一家还喂了好几头。
放牛娃是很辛苦的,大一点儿的放牛娃,在放牛的时候还要割草,大人说这样牛才有宵夜,牛喂肥了生产队可有奖励!不过放牛的日子虽然辛苦,却也有不少的乐趣。可以说,我们放牛娃是在牛背上长大的。每天清晨,当大人们出工的时候,我们放牛娃就骑着牛出发了。牛群浩浩荡荡,我们晃晃悠悠,不一会儿就到了山上,开心的时刻也就到了。
在山上,我们玩的东西可多了,什么“打仗”、“捉迷藏”、“抓树猫”、“打棒儿”……有的可能你听也没有听说过。比如“打仗”,就是我们把人分成两派,然后模仿从难得看到的几部电影(那时我们看过的电影就《上甘岭》、《地道战》、《地雷战》、《英雄儿女》等几部战争片子)“展开战斗”;又比如“抓树猫”,就是先通过“剪刀石头布”选出一个人,然后大家找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爬上去当猫,那个人就去抓,抓到谁谁就接替他继续抓。可能你会觉得这些游戏没有什么意思,但是我们那时玩得可欢了,因为你没有玩过,其实真的很有意思的。
我们玩够了游戏,便开始寻一些别的乐子:牛是不吃野葱的(要是你放过牛你就知道),我们为了让牛吃,就去扯些鲜嫩的草来,把野葱包在里面喂给牛吃,不过牛也挺狡猾的,它只是把鲜嫩的青草吃,然后就把野葱给吐了出来,叫我们失望,但我们看到牛吃我们为它准备的美餐时,我们已经乐不可支了;有时我们硬要把黄牛撵下水去洗澡,看着黄牛着急的样子,大家乐得合不拢嘴……
也许你好羡慕我的。是啊,这样的童年难道还不美好吗?但是你不知道,当我们回到了家,看着桌上的饭菜,我们的心就凉了,放牛时的欢乐顿时烟消云散,接着便是品味几乎是难以下咽的饭菜。那时的农村,几乎是什么进来吃什么,麦收季节就吃麦食,玉米进来就吃玉米,要是在青黄不接的季节,我们可就饿肚子了。穿件新衣服或者新鞋那可是件新鲜事儿,我们一般一年就添一件新衣服,鞋是补了又补,直到实在不能在穿时才由自己的妈妈做一双。谁要是穿了件新衣服,伙伴儿们不围着他半天才怪事。换洗衣服都是晚上的事情,每当我们的衣服脏了,妈妈就在晚上趁我们睡了的时候洗,然后连夜把衣服烤干,第二天我们好穿。
小学时代的印记已经很依稀了,我只记得我读的第一册书是油印的,第一课是“毛主席万岁”,第二课是“中国共产党万岁”,每课就一句话,老师叫我们会读了就行了。那时,一支很短的铅笔头对我们都是珍贵的,直到写得手都拿不住还舍不得扔掉,谁写一支带橡皮擦的铅笔可就高档得不得了,会把大家羡慕死。我读小学时只背过一个书包,很小,上面印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八个红字,至于文具盒之类,那就听也没有听说过了。
而今,我已到了不惑之年,童年已成为了永远的过去时,如果说童年留给我的还有一点美好,那就是童年的那份童真。
版权声明:本文由sf123找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我所理解的博客精神
下一篇:秋色阑珊处,为你写尽繁华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