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春恋

西湖春恋

澄别散文2025-09-12 14:40:13
痴缠,何止是蛇妖,西湖应该也是痴缠的……应耿老师邀请,我和韩老师在陪学生考完试后留在杭州小住几日。期间余老师经常来玩,我曾有幸看过余老师的摄影展,庆幸之余更对眼前这位艺术家充满敬重。杭州是多情的,这儿
痴缠,何止是蛇妖,西湖应该也是痴缠的……
应耿老师邀请,我和韩老师在陪学生考完试后留在杭州小住几日。期间余老师经常来玩,我曾有幸看过余老师的摄影展,庆幸之余更对眼前这位艺术家充满敬重。杭州是多情的,这儿的艺术家更是多情。初春的西湖春潮初动,我们自然是不能错过的。
江城路是条老路,行人并不多,昨天刚下过一场雨,空气很是新鲜,踏在这条老街上仿佛是沿着千年的踪迹重新寻觅,这里更多的是余韵悠长。耿老师提议走着去西湖,这正和了我们的心意。
杭州的小道很多是沿河而设的,这自然就多了一份平静的自然。在杭州这几日我很喜欢在这种小道上散步,那仿佛是在读冰心的诗让你忘记所有的燥热,而全身心的解脱在一种平和的自然之意里。我在北京生活了多年,北京的小道给人一种古朴的安静而杭州的小道给人一种自然的宁静,我不能去妄加评论这两种安静,但我更加喜欢这自然的安静,她显得更加从容。
杭州多山,也可以说杭州被山围着,这里的山不高,但却美的出奇,山连着山,山依着山,远处的山被层层的雾皑所拢着,仿佛西湖边上擎着青花伞的女子投在水中的倒影,朦朦胧胧却含蓄迷人。我们穿山而过,不过走的是隧道,余老师说走这可以避开闹市区,不会破坏了这份难得的雅致,的确,西湖是容不得一丝吵杂的,因为心里容不得一丝抄杂。记得余秋雨先生说他在去青城山时因为山道上的吵杂使他再也找不到“青城天下幽”的感觉,我想此刻西湖是最幽的。
走出洞口,西湖便展现在我们眼前了,春潮初动的西湖我是第一次见,自是欣喜若狂,湖边的柳树已吐出了新芽,千万条柳条在风中摆动,像是一首抒情的小诗,这更燃起了我的兴奋之情,刚开春不久,风还有些凉,我顾不得这些,急急的走到湖畔。耿老师开玩笑的说:“水里不会是有个沐浴的女子吧”我笑着回道:“怕此时你比我还急奥”四人一起大笑。我真感谢余老师选择的这条路,以因为雷锋塔就在离我们不远处的岛上,看到雷锋塔,我忽然记起一位才女写的一段文字“可惜世间女子习惯了痴缠,连修行了千年的白蛇,淡烟急雨中望见了那站在断桥上一位擎着八十四骨紫竹伞的少年,顷刻间,千年道行一朝丧,自此之后她没了妖的决绝,却多了人的痴缠”。痴缠,何止是蛇妖,西湖应该也是痴缠的,我想正是有了西湖的痴缠才会有白蛇的痴缠。西湖畔不乏女子,不知为何此刻的女子在我眼中都是那么诗意,若点点青花,漂浮在无暇的白瓷上。细想去这又是缘于西湖吧,西湖正是这无暇的白瓷,西湖女子之所以漂亮,是西湖在做她的衣裳啊。有很多茶社建在湖畔,一些老人在里面对弈,泡上一壶龙井,面前是如诗的西湖,这种意境怕是神仙都羡慕。我说:“大概白素贞真正喜欢的是西湖吧,春雨如酒夜无眠不正是吗?”韩老师回道:“这么说,许仙倒是自做多情了”四人又笑了。此刻的西湖我怕是无法用语言去描绘了,我忽然明白余老师为何如此钟情于西湖了,这么多年他用镜头拍的也许是个永远都拍不完的工程。曾被他为获得冬日里西湖黎明时的景色而站立一冬的精神所感动,现在我知道,这也是西湖在感动着他,这种情是说不清的。
这的山自然是不能不去的,西湖边的山是典型的湖光山色。宝淑塔在这山中显得很深沉,仿佛是苏堤上负手站立面向西湖的东坡。山间的小路是幽静舒缓的,不似北方的生硬突兀,以至韩老师兴奋的说:“我也曾是仙人”。
西湖是拒绝驱使的,千百年来它也许是万分寂寞,却安然自得,这种安然是烟雨朦胧,白露横江。
回去时余老师送了我一本影集,他知道我已属于西湖了,我想我也归于画中,成了画中人了。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