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仁“建川博物馆”和“刘文彩公馆建筑群落”游

安仁“建川博物馆”和“刘文彩公馆建筑群落”游

独步天下散文2025-07-22 15:55:50
成都平原冬天的气候变化之快如小孩和川剧变脸般的莫测,昨天还是雾霾浓烈,今天大早就是难道一见的暖暖冬阳。返蓉途中,顺道车停称为“中国博物馆小镇”的成都市大邑县安仁镇,参观斐声国内外的“刘文彩公馆建筑群落
成都平原冬天的气候变化之快如小孩和川剧变脸般的莫测,昨天还是雾霾浓烈,今天大早就是难道一见的暖暖冬阳。返蓉途中,顺道车停称为“中国博物馆小镇”的成都市大邑县安仁镇,参观斐声国内外的“刘文彩公馆建筑群落”和“建川博物馆聚落”。
公路右侧街口两边树立的“建川博物馆聚落”巨副广告,首先吸引了我们的目光。一座从天津市北塘镇北塘大桥收藏的侵华日军重约40吨的钢精水泥大碉堡残骸,堆放在街道中间,一位抗战勇士脚踩碉堡顶右手持枪直刺苍穹,表现了中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日寇的浩然正气!身后宽敞的竹荫大道将人们迎进了国家级“4A”景区的钢铁大门。不远处正面高大的“建川博物馆聚落”屏墙下,停放着一架“中航工业成飞”生产的ft-5“歼5”cac0133(950133)歼击机,银光闪烁雄风依旧。景区里“抗战博物馆系列”、“红色年代博物馆系列”、“地震博物馆系列”和“民俗博物馆系列”的10多个展馆(室)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小龙河两畔,“中流砥柱”、“中国抗战老兵”、“中国壮士”、“南下解放纪念碑”、“阿庆嫂茶馆”等雕塑广场镶嵌其间,各种服务设施完备舒适,小桥流水林木葱郁,人文历史气氛浓烈,不愧为“中国最大博物馆聚落”的称呼。
碍于时间因素,我们仅选择性地参观了“中国老兵”、“中流砥柱”、“中国壮士”雕塑广场和唯一免费开放的“5。12抗震救灾纪念馆”。在“中国抗战老兵”手印碑林广场,呈三角队形地排列着2005年12月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搜集的印有“抗战老兵”幸存者鲜红手印和名字的钢玻碑,阳光下分外耀眼夺目。每张玻碑分8行印有48个人的单手印,他们中年纪最大的有99岁,最小者已经80高龄。也许,7年后的今天他们中有的已经仙逝?但是,他们所代表的浴血奋战挽救民族危忘的战斗意志牺牲精神,将永远受到后人的崇敬和传承。正如场口边的碑示提醒:“国人到此,低头致敬”!“中流砥柱广场”上,毛泽东与朱德的青铜像站立在红色的群山和万里长城背景侧,伟人的足迹和身影,与祖国的山河同存,朱毛不分家的历史,显示了民族精神民族团结的巨大向心力和凝聚力!广场旁的图片橱窗里,展示着国内外很多知名人物前来参观的照片,包括台湾来的客人,“相逢一笑泯恩仇”的夙愿,何时能够实现?在“中国壮士”广场上,外八字队形站立着1931-1945年期间,在抗日战场上身先士卒冲锋陷阵的抗日军队的领导者的真身青铜雕塑和姓名职务,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和精英,他们中有的壮烈殉国有的幸存,他们的丰功伟绩与天地同在,与日月同辉。门前的碑示同样提醒:“国人到此,低头致敬”!
远看以56根圆形水泥柱支撑的“5。12抗震救灾纪念馆”前门,古朴庄重令人震撼!设计者应该是意寓华夏大地56个民族顶天立地的民族气概?4年前5。12陡然发生的那场惨烈地震,对于经历者来说,都是一场梦魇。地震“已确认遇难69226人、失踪17923人、受伤374643人”,受损房屋、公路(53295公里)、桥梁等物质财产不计其数。两层楼房的展厅里,以“坚强领导心系人民、增分夺秒全力营救、临危不惧奋起自救、八方支援共克时艰、恢复生产重建家园、伟大精神不竭动力”6个部分,通过图片、文字、数据、实物、雕塑等信息资料和声、光、电等现代传媒技术,全面地展示了那场中华民族众志成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在胡锦涛用粉笔书写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小黑板前,在“敬礼男孩”的群雕前,在学校的残垣断壁前,在民众捐献的蜡像前,在丘兴华英雄机组的群像前,在少年英雄的群像前,在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抗震救灾模范名录前,经历着又一次心灵的洗礼。更为惊奇的是,场外部分实物展区“猪坚强之家”里竟然发现了“猪坚强”的身影!它长得应该有150公斤以上?似乎记得它被报道死去了,遗体作为标本展出,居然还活着?难道是“猪坚强”的替身?!在那场人类浩劫的灾难中,熊猫牲畜飞禽走兽等其它生灵,同样在劫难逃。“猪坚强”的命名,也是人类关爱地球村里其它生物的人性使然。展馆的“多难兴邦,多难砺党。抗震救灾斗争体现了中国人民泰山压顶不弯腰的英雄气概,谱写了中国人民百折不挠、团结奋斗的英雄凯歌”等结束语,很是切题。
走出博物馆,4扇钢门柱上的“为了传奇收藏民俗,为了未来收藏教训,为了和平收藏战争,为了安宁收藏灾难”的条幅,深刻显示了主办者樊建川先生的建馆宗旨。更佩服大邑县政府的远见卓识,提供了如此优良的资源,让有识之士者得以施展抱负和聪明才智……
穿过大街上的一座三门牌坊,便是1996年公布的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集大地主、武装、官宦、工商、贩毒等于一身的刘文彩及“刘文彩公馆建筑群落”。从19世纪中晚期到20世纪中叶,在约7万平米的土地上,刘文彩及其家族陆续兴建和扩建了面积约2。1万平米中西合璧富丽堂皇的公馆建筑群。约4米高的青砖围墙内,庭院深深林木葱浓,演绎着四川近代历史上刘湘、刘文辉、刘文彩等人的风雨人生……
选择性地购门票走进刘文彩“受福宜年”老公馆,倍感气度不凡,一色的青砖木瓦建筑,院落连着院落,走廊连着走廊,花园闲庭间隔,犹如在迷宫中荡漾。中式会客厅里,黑漆长条桌和太师椅排列有序。西式会客室里,沙发咖啡桌依旧如故,院墙上的老虎仙鹤壁画,厅堂上的匾额文字苍劲;内花园小巧玲珑,树木婆娑盆景玉立,曲径通幽,阳光透过树叶洒落地面,一片朦胧;刘文彩及其5个妻子、3个女儿、女客人、小姐楼等房舍,高大气派,陈设各异,古朴堂皇,就连他们的棺材外面都是龙飞凤舞花枝招展;账房、粮仓、瓷器室、炊事房、鸦片库、雇工院等,样样俱全自成体系;飞轮风谷机和大小斗、杀人霸产的雕塑,深刻地揭示了封建地主阶级资本原始积累巧取豪夺的血腥!1965年由四川美术学院师生与当地艺人共同创作完成的大型泥塑群像《收租院》,始终是公馆里的关注点。长118米由114个人物组成的雕像,分成“送租、验租、风谷、过斗、算账、逼租、反抗”7个部分,艺术地再现了旧中国“三座大山”对于穷苦农民的压榨和剥削。虽然过去了近半个世纪,依旧令人震撼!而于197
标签
相关文章